最近在報紙讀到一篇短文:孩子有感受的權利,是蔡穎卿(媽媽是最初的老師的作者)女士撰寫的親子文,裡面提到避免替孩子決定他的認知,這一點真的很重要,雖然我覺得做起來並不容易。


的確,我們常常不小心就會在孩子面前給予人事物正負面的評價,我也相信這將深深的影響他。以我來說,我的媽媽曾說過不喜歡的人與事,我長大後不僅沒忘記,也往往受他影響排斥相同的人與事;後來這幾年年歲漸長,慢慢重新檢視我那些莫名無理的厭惡,方才了解母親對我的影響有多深。希望這篇文可以確實提醒自己言教的重要!

轉載蔡穎卿專欄的原文如下~

跟孩子談話的時候,我會特別小心處理負面的評價。如果不喜歡某樣事或物,通常我只陳述自己的感覺,但盡量避免替孩子決定他的認知。

有些父母會對孩子說:「那不好吃,不要吃。」或在孩子面前說:「某某人好差勁。」我更聽過只是小學的孩子就會極力否定受教育的環境。當我問道:「為什麼不好?」的時候,孩子只是期期艾艾地答道:「沒有外國好,我爸爸說念完國中最好出國。」我從簡短的答話中體會出,被大人決定感覺的孩子有多麼地無辜,他們沒有能力去愛自己所擁有的生活。
   
在認識人生的路上,如果孩子從父母身上不停地汲取負面的思考方式,或總是被結論式地告知「這不要、那不好」,想必這孩子的精神世界是狹隘的。即使太陽出來了,光線要照透的可能性也相對會減少。

大女兒在大學報社打工,第一次去面見客戶時,一連串被拒絕。她說,那天從最後一家公司走出來的時候,心情好難過,於是在市區坐了半個小時,看街頭藝人表演。小息之後,她想通了,跟自己說:客戶不是因為不喜歡我這個人而拒絕,是我提出的構想不適合他們,於是振作起來思考該如何調整工作方向。

她高中第一次打工的時候,我們就告訴她,每一份工作的報酬都有兩部份,其一當然是大家看到的金錢,另一半是「成就感與自我成長」。只看到一個小時鐘點費的多寡而決定去留之前,一定要看清另一半的報酬是否值得。

在親子對談中,我避免強化這個世界的壓力與黑暗。因為我知道孩子能不能輕快地朝希望走去,與我們的言教、身教息息相關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蘇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