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月2日,我們在天氣晴朗的華山。
「華山」原名為「樺山」,是國民政府時期才更名。而「樺山」的名稱乃取自日本治台的首任台灣總督「樺山資紀」的名字而來,當時位於樺山町包含台北市役所(今行政院院址),樺山貨運站,台北酒廠等政府單位,是日治時期台北市都市計畫所規畫開發的地區。其中樺山貨運站於1940年,因台北火車站改建,在樺山町增設貨運站,與台北酒廠的鐵路酒廠支線相連。

其實現在「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」所見的建築物及設施,其前身為創建於1914(大正3)年的日本「芳釀社」,初期以生產清酒為主,並首創以冷藏式製造法克服氣候因素產製清酒,是當時台灣最大的製酒工廠之一。

「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」的規劃包含公園綠地、創意設計工坊及創意作品展示中心的創意文化園區,目的在於提昇國內設計能力、國民生活美學,提供一個可讓藝術家交流及學習,甚而推廣、行銷創意作品的空間。(以上資料取自官網)

這繁華的都市,在來往的車陣與高聳的大樓交叉中,人們能有這麼一塊樸質有氧的空間,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。
在歷史的遺跡中,有現代的展演與味道;懷舊與前衛在這裡同時發生。
帶著大寶,我們像是坐著時光機,來到這塊有許多記憶的土地。天氣很好,我們也很隨興的走逛。這年齡的孩子,身上盡是好奇與蠢蠢欲動的細胞,我總是很難將目光從他身上移開。即便如此,我還是會用力的找機會拍照、拍景。當然,也得隨時掌握他的腳步。
然後,兩人彷彿從舊年代的時光隧道裡走了出來。
長廊的盡頭,一群孩子與一片藍天。
如果可以,我也想像那個男孩子一樣,就這樣隨興躺下來仰望天空。可是不行,我得注意這孩子又跑到哪裡去了。陽光下,城市的高架橋與舊式建築相遇,不知道大寶在看著什麼?想著什麼?
跟著日正當中的陽光追逐一陣子之後,我開始有點餓,大寶也該補充一下水份了。園區內的漱夏caf′e輕食館就在大草地旁等著我們拜訪。
點了一份簡餐共食,孩子總是邊玩邊吃的。
吃飽喝足後,繼續回到陽光下。我坐著閱讀園區內各項展覽的資料,大寶專注的玩起小石頭。

儘管依依不捨這片土地與陽光,必要的午睡時刻仍舊催促著我們走向歸途。我想大寶應該很喜歡這裡;不管是腳踩著的,還是手玩著的.....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蘇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